最新數據表明,今年 6 月份,全國城鎮不含在校生的 16 歲至 24 歲勞動力失業率相較 3 月份降低了 2.1 個百分點,近三個月來持續呈現下降態勢;全國城鎮不含在校生的 25 歲至 29 歲勞動力失業率較上月下降 0.2 個百分點,這顯示出當前青年就業壓力有所減輕。
就業乃是最大的民生之事,青年群體的就業狀況關乎民生福祉,與社會穩定及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更是就業工作的關鍵所在。此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共同發布《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推出 11 項政策舉措,全力推進青年就業創業,以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就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間而言,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依然持續存在。其一,就業總量壓力并未減少。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1179 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其二,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國內經濟結構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國際環境也更為復雜嚴峻,教育與市場、技能與崗位之間的不匹配始終存在,供需之間的動態平衡尚未實現。
此外,部分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現實就業環境存在偏差,進一步加劇了青年群體的就業失衡現象。故而,聚焦青年群體就業問題,需要將長期規劃與短期措施相結合,依靠政府、高校、社會共同發力,扎實推進穩崗擴崗工作,強化政策支持,提供優質就業服務等。 挖掘需求潛力,不斷擴大就業崗位供給,開拓就業“新領域”。
積極鼓勵引導各類企事業單位釋放崗位需求,增加就業崗位的供應量。充分利用好政策性崗位,激勵有條件的國有企業等擴大用人規模。推動高校畢業生扎根農村、服務社區,持續大力推進“三支一扶”計劃、特崗計劃和西部計劃。合理規劃公益性崗位,為失業青年和弱勢青年提供就業機遇。
加快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釋放新的就業潛能與機會。支持靈活就業,加強零工市場的規范化建設和基礎性保障。鼓勵創新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推動政策落地,持續維持就業總體平穩,激發就業“新動力”。繼續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至關重要。在政策制定方面,既要有季節性、周期性的短期就業政策,也要有針對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的中長期規劃,制定調整結構、轉變方向的就業政策,進行綜合部署,系統施策。對于經營主體而言,穩固經濟發展大局是關鍵,要堅決強化經營主體穩就業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持續壯大經營主體,落實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等相關政策。
對于青年個體來說,要持續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推出更加有力的培訓、補貼、資金、稅收、場地等扶持措施,切實維護就業創業權益。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協同推進高校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變革,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足、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解決好結構性就業矛盾。
總之,要更大程度地釋放政策紅利,全方位賦能青年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健全幫扶體系,持續提供優質就業服務,書寫就業“新篇章”。政府要發揮牽頭作用,通過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主動串聯起就業上下游的各個單位和環節,借助新技術、新模式、新手段,提供更加精準、直觀、豐富、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實習見習、信息推送等一條龍服務。
高校要發揮主體作用,強化就業觀念培養,讓學生牢固樹立科學成才觀、理性擇業觀、正確就業觀;加強就業創業輔導,為學生開設多樣化課程教學、提供多元化見習實習體驗,安排多維化導師團隊;提供就業崗位支持,開展更多校內招聘會,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校外招聘會,繼續深化訪企拓崗、開展校地合作、推動產教融合。
社會要發揮協同作用,積極營造公平、有序、良好的就業創業軟環境。加強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指導和管理,對就業服務社會組織要加強培育和扶持,使其功能更加多樣化,更好地收集和提供就業信息、開發和創設實習機會、開展和實施就業創業培訓等。
后一篇: 以制度微調推動年輕人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