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安排
(2024年1月)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1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一是穩就業政策有力有效。及時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拓展吸納就業補貼范圍,優化穩崗返還政策,實施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重啟一次性擴崗補助,就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失業、工傷保險援企穩崗,為企業減少成本超過2000億元。就業補助資金支出超過1000億元。二是重點群體就業基本平穩。對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拓展市場化就業渠道,穩定擴大公共部門崗位規模,募集見習崗位超百萬,加強困難畢業生專項幫扶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幫扶,穩定就業水平。2023年招募“三支一扶”計劃人員4.2萬人。對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組建區域勞務協作聯盟,舉辦勞務品牌發展大會,促進有序外出和就地就近就業。2023年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397萬人。對失業人員特別是困難人員,暢通失業登記渠道,
完善就業援助制度,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實現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2023年,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14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2萬人。三是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增強。組織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等專項培訓計劃,遴選發布首批59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著力促進農民工技能提升和就業創業。全年補貼性培訓超過1800萬人次。四是就業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持續打造“大數據+鐵腳板”的就業服務模式,各地普遍建成省級集中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信息平臺,高頻率開展“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活動,1萬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加速布局,3200余家零工市場規范化水平有效提升。五是人力資源服務業規范發展。頒布施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規定,發布網絡招聘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舉辦第二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開展會、展、賽、聘四個專項活動,簽約項目294個。新建青島、柳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國聘行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品牌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快完善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啟動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推動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向中小企業延伸,挖掘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就業空間,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二是健全就業服務培訓體系。以數字賦能和基層治理為牽引,推出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樣板間,建設規范化零工市場,加密開展就業服務活動。推進農民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三是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力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崗位,強化困難畢業生專項支持,健全青年鄉村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加強脫貧人口、大齡勞動者就業幫扶,實施困難人員分級管理服務。創新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四是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制訂人力資源服務業信用管理規定,推進專業性行業性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開展好市場化促就業系列品牌活動。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6億人、2.44億人、3.02億人,同比增加1336萬人、566萬人、1054萬人。全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92萬億元,支出7.09萬億元,年底累計結余8.24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一是制度改革持續深化。穩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個人養老金制度運行平穩有序,先行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至2023年底,參保人數731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現。二是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全年發放失業保險金等各類失業保險待遇976億元。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2577萬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9%以上。三是基金監管和投資運營不斷加強。出臺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約談暫行辦法等。部署開展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年金基金管理機構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促進合規運營。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截至2023年底,投資運營規模1.86萬億元。四是經辦服務持續優化。社會保險經辦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推動經辦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打造惠民生、暖民心社保服務品牌。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79億人,其中9.62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各地普遍開通人社領域95項社會保障卡應用,推出更多民生服務“一卡通”應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持續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推動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二是持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宣傳貫徹社保經辦條例。促進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保盡保。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三是扎實推進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推出更多的數字化應用場景。
三、人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加強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匯集超過2550萬條職稱評審數據,實現跨地區在線查詢核驗。制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稱評價辦法。修訂新聞記者、設備監理師、精算師等職業資格制度文件。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近年累計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3000多人。累計遴選3.3萬余家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全年超過1200萬人次取得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印發國家職業標準編制技術規程(2023年版),頒布56個國家職業標準。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工作不斷加強。舉辦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6200多個團隊、2.5萬人報名參賽,產生金銀銅獎328個,舉辦首屆全國博士后揭榜領題現場對接系列活動。組織開展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香江學者計劃等重點項目,全年新招收博士后近4萬人。新設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完成新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深入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等重點留學回國項目,優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遴選公布第二批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600余家。三是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實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舉辦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搭建切磋展示平臺,營造了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良好氛圍。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技能領域職業(工種),支持建設115家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39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全面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深入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四是外國專家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與工作類居留許可“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兩證聯辦”,完善外專服務保障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優化政策措施,加強聯系服務。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部署開展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做好博士后重點項目實施工作。研究推進律師、政工師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制訂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推進職業資格國際互認。優化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服務和指導。推進分類分層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建設。二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開展第十七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實施“技能強企”行動。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發布新職業,動態調整職業分類。推進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做好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參賽工作。辦好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三是做好外國專家服務保障工作。完善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制度。健全外國人才聘用、薪酬、職稱等制度。加強與相關部門聯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四、勞動關系和工資收入分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系總體保持和諧穩定。實施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區域和諧勞動關系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點。組織開展第一屆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推薦評選。加強勞動用工指導,開展勞動用工“查風險、強協商、保支付、促和諧”專項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有關勞動保護制度參考文本。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勞動規則公示等指引指南,引導企業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二是加強和改進企業工資宏觀指導調控。指導地方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開展2023年企業薪酬調查和制造業人工成本季度監測,發布薪酬調查信息。持續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三是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扎實推進。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加大協商調解力度。開展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建設專項行動。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優勢,合力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四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建設,優化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堅持常態化監管執法。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規范開展欠薪失信名單管理。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自2023年11月10日至2024年春節前,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強化對欠薪問題的專項整治。開展“春暖農民工”“薪暖農民工”“城暖農民工”等專項服務行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強化勞動關系協商協調。加強企業勞動用工指導,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和相關指引指南落實。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員隊伍建設和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區域和諧勞動關系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點。二是促進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持續推進在線訴調對接,加強裁審銜接。指導各地建立新就業形態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三是深化根治欠薪。扎實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優化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平臺。開展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加強智慧監察建設。組織開展2024年“春暖農民工”專項行動。
五、公共服務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梳理、調整擬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探索打造不同層級各具特色的人社優質服務“樣板間”。深入開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提高差評整改效率。二是數字賦能成效明顯。完成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數字人社建設,各地形成382個應用場景。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持續推進人社服務“一網通辦”。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渠道,開通154項全國性服務,全年服務156億人次。全國12333熱線全年接聽總量約1億次。積極推廣“輔助幫辦”“全程代辦”,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暖心服務。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推進數字人社建設行動,持續拓展全國性線上服務平臺功能,推動更多人社服務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二是優化人社公共服務。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動態調整和落實辦理個人事項和企業事項清單。完善人社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做好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和優質服務“樣板間”建設。
后一篇: 穩崗、減負……人社部多政策助民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