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9月16日,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在天津開幕,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的4045名能工巧匠“各顯神通”,砌筑、焊接、花藝、瓷磚貼面、水處理技術……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小技能”也能成就大業績。
中國人自古重技術,無論是《夢溪筆談》里記載的制墨、煉鋼、鑄劍的工藝,還是《農政全書》里介紹的農學理論和歐洲水利方法,抑或是《天工開物》里制鹽、煉鐵、紡織等精巧技術,都展現出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進入新時代,千千萬萬技能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拼搏奉獻,用雙手夯實美好生活的根基,用扎實的技術技能實現著技能報國理想。
千工易尋,一技難求。沒有技工的參與,再好的藍圖也無法變成施工圖,再好的技術也無法實際應用。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我國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愈發旺盛,想要培養更多技能人才,首要的是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2022年8月,教育部發布《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技能報國,是多方力量的“奔赴”。從傳統手工業到先進制造業,從現代服務業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無數青年人正走上技能報國之路。這不僅是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結果,也說明青年人職業規劃的風向標正在悄然轉變——他們把生產一線作為打磨技術、苦練本領、成就夢想的廣闊天地。與此同時,用人企業也在不斷轉變觀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讓這些從職業技術院校走出來的年輕人不僅有施展才能的舞臺,更有了職業歸屬感和發展空間。
藍圖已經繪就,夢想就在前方。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希望看到更多青年技工的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讓“小工匠”在“大時代”發光發彩,把“大有可為”的殷切期盼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培養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后一篇: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