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一個“看不見”卻又處處可見的關鍵詞,就是“數字化”。突出“數字引領”,激活服務貿易新動能,是今年服貿會的一大亮點。
數字化浪潮之下,我們的生活正被悄然改變——
戴上一副“字幕眼鏡”,對話內容會以字幕形式清晰呈現眼前。聽力受損人士或聽力退化的老年人,便可無障礙交流。不僅如此,這款眼鏡還能實時翻譯多國語言。
由于不清楚患者此前身體狀況,醫生或許很難憑借肉眼發現細微異常。而現在,一款“ReadyGo平衡測試系統”通過學習海量數據、運用人機交互技術,能快速識別患者步態特征,呈現客觀運動參數,輔助神經系統疾病診斷。
設定路線后,一臺農業智能機器人便可自動巡園,機器人會自己停下拍照,識別水果是否套袋、成熟,采集農作物病蟲害情況,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形成報告,該打多少農藥、如何澆水施肥,都會一目了然……
今年服貿會上,處處可見這樣數字技術引領革新與蝶變的生動案例。14億多人口大市場為消費場景孕育巨大創新空間;服務貿易與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現代農業等融合發展,釋放更多創新活力;借助數字技術的力量,越來越多人也得以享受更便捷、智能、多元、有溫度的服務。
新場景新業態下,服務貿易的新動能正被激活——
想開家咖啡店,卻不知如何選址;想更快更準確地為患者取藥,又擔心新招的營業員不熟悉藥名……伴隨大數據的飛速發展,這些服務行業日常經營中的痛點也有了新的解決方案:
服貿會上,美團展示的數字化餐廳可幫助商戶查看周邊3公里的餐飲客流熱力圖與時段分布圖,顏色越深、客流越大。可自動分揀的機械臂助手,會根據訂單在貨架前取貨,完成自動打包和小票打印,放入自助交接柜中,消費者輸入取貨碼即可獲取。
數字技術正在重構傳統的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不少參展商表示,利用數字化可打破傳統地域限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用好數字工具提升資金效率,已成為不少跨境賣家加速搶貨的“殺手锏”。跨境支付平臺萬里匯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跨境賣家通過跨境寶服務進貨,今年前7個月的新增用戶量同比增長17%;跨境交易額年均增速超50%,超過220億元。
更多更好的中國服務,也在為世界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疫情影響下,國際貿易遭遇嚴重沖擊。數字貿易憑借線上訂購、網絡交付等優勢,為全球貿易恢復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在今年服貿會系列高峰論壇之一的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有專家提到一個典型案例:盧旺達咖啡以往要經過多級批發商,才能到中國消費者手中。世界電子貿易平臺落地后,盧旺達咖啡登上中國的電商平臺,咖農每賣出一公斤咖啡就可多賺4美元,中國消費者也能品嘗到優質咖啡——數字化交易通過省去中間環節,造福了各國普通民眾。
一組數據也能凸顯數字服貿的引擎作用:今年上半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增長12.3%,高出服務進出口總體增速3.8個百分點。據估計,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進每年全球貿易量增長約1.8至2個百分點。
以數字技術為驅動,以合作共贏為支撐,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中國服務”,將造福更多國家民眾,也將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增長注入更為強勁的力量。
后一篇: 算力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