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我國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如何進一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數字化時代來臨
高端人才成香餑餑
2月初,廣東東莞一家新能源電池企業的新工廠剛建設完成,相比于傳統的組裝車間,新工廠的機器智能化程度更高,對人才要求也更高。
伴隨著新技術、新產業的迅猛發展,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產生了巨量需求,這家企業并非個例。廣東省東莞市人社局統計發現,2023年東莞市節后用工對普工的需求同比下降14.04%,對技工和管理人員的需求同比分別上升3.62%、10.42%。
為了應對用工結構的變化,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完善技能生態,2022年底,東莞市評定了首批40家技能大師工作室,鼓勵表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或能工巧匠依托企業、搭建載體、以師帶徒,大力培養技能人才和開展技術攻關。
到2025年,東莞計劃建設20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設立工作室的單位最高可獲補貼50萬元,領辦人可獲5萬元獎勵。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的技能人才,憑取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證書,按規定享受東莞市的技能培訓政策的相關補貼。
產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培養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大軍,正在成為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寧波市人力社保局局長 葉苗: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大量的一線技術工人需要向數字化運維等高技能崗位轉型,尤其是始終把技能人才培育融入制造業發展全局。一方面賦能產業鏈,創新打造產教訓融合、政企社協同的技能人才體系,另一方面深度推進校企合作,探索在高職、技工院校開展差異化建校,著力推進一個學校建強一個專業、支撐一個產業的良性格局。
工業互聯網平臺日臻完善
推動制造業邁上“云端”
安徽大學工程系教師曾偉輝從今年開始,工作的地點從校園變成了科創產業園。這源于產業園的一家企業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發布的校企合作的項目。
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安徽首個政企聯合打造、市場化運作的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平臺上有來自安徽全省1.7萬多名高校教師和8萬多名高校學生創客。這家公司的項目需求,發布僅兩天后就接到反饋。
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搭建起打通行業、領域、地域之間的橋梁。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作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為產業升級注入了新的動能。
數字化賦能
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傳統老工業基地也開始華麗轉身。長春實施數字賦能提升行動,對企業“建云、上云、用云”提供服務支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尚希:比如大連、長春這些老的制造業基地,他們生產傳統制造業的裝備,屬于裝備工業,或者生產傳統的消費品。現在數字化是個大市場,這意味著智能化數字化的裝備,需求越來越大,傳統的裝備市場就會萎縮。首先市場變了,他們就要調整。它自身的生長方式,也在轉向數字化。
綠色產業化加快推進
零碳經濟漸成規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綠色發展是實現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眼下,加快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和提速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正在成為很多城市培育和壯大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
內蒙古鄂爾多斯,正在打造一座綠色的“零碳”產業園。
“零碳”這個標簽成為這家零碳智能電池工廠與國內其他動力電池項目最大的不同。什么是“零碳”?“零”的核心,是生產電池使用的是“零碳”的清潔能源。
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追求“零碳”的不僅是清潔能源。產業園新引進的企業名單中,零碳電池、氫能裝備、制氫加氫這些企業都在聚焦新能源產業鏈上的項目。一個依托清潔能源、新材料的綠色產業鏈正在這里加快聚集。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全年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2959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金壯龍: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落實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鼓勵采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推動重點行業加快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后一篇: 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