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營造良好環境、加大支持力度,是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來,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增強,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中小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
助企紓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去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40多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相關政策,各地出臺270多項相關舉措。今年年初,《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印發,提出了兩個方面15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廣大中小企業迎難而上,呈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的數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0.5%、5.2%和1.1%。
日前發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顯示,各地積極推動落實各項政策舉措,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各項困難。
“我們通過企業座談會及問卷調查,了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發展意愿,逐項分析相關助企紓困政策的知曉落實情況及企業滿意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介紹,助企紓困政策宣傳普及和落地實施效果較好,約八成企業表示知道有關政策;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緩繳、住房公積金和醫保費緩繳等政策涉及面最廣,近五成企業獲益;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減免、地方“六稅兩費”減免、增值稅留抵退稅等稅收政策含金量較高,近七成的企業已經獲益;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等政策滿意度較高,已享受政策的企業中約七成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
單立坡告訴記者,調研中發現今年一些政策為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融資問題。企業普遍希望能夠保持政策延續性,為企業創造更多休養生息的空間和時間。
“我們經常說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工信部將壓實各方面責任,力爭該免的免到位、應減的減到位、能緩的緩到位,切實讓中小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徐曉蘭說。
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宋烜懿看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于中小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競爭過程中,仍處于弱勢地位,存在機會不對等現象。例如,在某項招投標中,即便雙方產品質量相近,采購方也更青睞大企業。
為解決這一困境,宋烜懿告訴記者,財政部于2021年印發《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于近期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明確要求將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
各地也積極出臺細則,深圳市深化政府制度改革,通過推進電子化招投標、規范保證金管理等,確保中小微企業公平享受政策紅利。“還有的地方要求一定金額以下訂單盡量交給中小企業做,并給予適當優惠。但政府采購行為仍要符合市場規律,中小企業要想獲得更多訂單需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宋烜懿認為,大多數中小企業自身創新能力有限,應尋找外部創新資源,加強產學研協作,既能節約研發成本,又能在關鍵技術環節取得突破。多地經驗值得借鑒:重慶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技術需求,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基金,構建“總院+分院”“母基金+子基金”的中小企業育成體系;合肥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資源,共建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
影響中小企業創新另一關鍵因素便是人才。“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中小企業反映引進高端人才難,留住更難。個中原因較為復雜,人才落戶、子女教育、薪酬、職業前景等導致人才難以流入中小企業。”宋烜懿建議,各地政府應加強引導,積極出臺相關政策解決人才瓶頸。例如,杭州市出臺“人才生態37條”,圍繞高峰人才引育、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四大工程和七大計劃;南寧市建立全國首個“智慧人才”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跨部門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實現流程自轉人才“一次不用跑”;天津市深化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直通車”機制,針對上市培育重點企業推出“科創企業評職稱”專項服務,有效提升企業創新實力。
幫扶政策落地還需做好服務
據統計,僅在2022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相關部門就出臺了40多份文件,從融資、財稅、創新等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工具已經非常充足,但如何讓政策管用、好用,關鍵在于做好后續服務。工信部明確提出,要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打造“一起益企”、服務月等服務品牌。
“經過多年發展,已建成1700多家各類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促進中心,并形成其為骨干,以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雙創示范基地為重要支撐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單立坡說。
在浙江,企業碼平臺定期梳理企業訴求及反映問題,形成訴求快速提交、后臺及時處理、部門限時答復等在線工作機制。“我們根據企業提出的問題線索,聯合開展萬名干部助萬企精準服務活動,助企服務‘一對一’幫扶。2022年累計受理企業訴求96602件,答復辦結率97%。”浙江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唐輝介紹。
“部分地區在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包括企業成本負擔依然較重,政務服務能力水平需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運用及保護能力偏弱,數字化轉型支持政策和服務效果有待增強等。”單立坡認為,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有高質量的服務,應緊跟企業更高層次需求,打造更加專業化、精細化服務產品。
“要加快研制進一步健全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通過以政府指導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示范平臺、特色產業集群等服務機構提供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機構提供專業服務,強化協同鏈條,不斷提升服務的能力,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徐曉蘭說。